投资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2017年审核488家公司首发申请 380家获通过(2)

    严审关口将前移至券商

    证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12月20日至12月28日,20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2017年全年终止审查的拟IPO企业数量是131家,而2016年终止审查企业的数量是77家。

    业内人士认为,发审会只是IPO最后一个环节,之前还有见面会、反馈会、初审会等。严格审核向前端延伸,清除一部分以各种手段占据IPO排队环节的公司,可大幅提高IPO审核效率,使IPO融资渠道更加畅通,让优质公司尽早上市。

    潘向东认为,除发审会审核趋严外,监管部门针对券商保荐机构存在的盲目抢进度卡位置、基础工作不扎实、申报材料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对于问题多的保荐机构进行提醒或者通报,纳入发行部诚信档案,这样一来,保荐机构将提高保荐项目的标准和门槛,在IPO审核进入发审委环节之前就有较高的把控要求,进一步提高效率,让优质公司早日上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田利辉表示,新股发审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应该共同把关,特别是在保荐制下,券商保荐机构需要认真履责,如果出现问题,需要严惩不怠。只有大力惩戒不负责任的保荐人,才能让券商保荐机构审慎从事,严谨履职,从而不让不良企业出现在发审的队列中。

    袁绪亚认为,IPO保荐环节,需要由各中介机构严格把关。作为保荐总协调和主导的证券公司更重要。将IPO质量控制前置到保荐机构,从2017年10月开始,就成了各证券公司的自觉行动。IPO问题公司对保荐机构影响巨大,对证券公司分类评级打分等影响也是极为直接的。有鉴于此,证券公司积极响应证监会严格监管和自觉行使保荐机构的职责已成业内共识。

    优胜劣汰将更明显

    证监会日前表示,将保持定力,适当加快新股发行节奏,不断健全新股发行常态化机制,着力化解存量。

    潘向东表示,新股发行节奏适当加快需要找到均衡,既要兼顾市场稳健运行,也要顾及投资者的感受。实际操作中,一是需加大IPO企业全面现场检查力度和质量,防止企业“带病上市”;二是要完善审核制度,并找到化解存量和保证质量之间的平衡点。

    田利辉认为,2018年新股发审工作重点有三方面考量,一是如何保障优质企业及时上市;二是如何在做好市场预期管理的前提下增大上市公司数量;三是如何提高券商保荐机构工作质量。

    袁绪亚表示,2018年新股发审工作重点在四个方面:一是将符合产业发展的好公司审核发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何审视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趋势与IPO审核的对接成为关键;二是尽管在国有企业中需要IPO的公司越来越少,但配合国企改革,将更好的国有企业IPO,壮大国有经济也是发审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三是如何接受新三板公司,通过IPO转板主板市场;四是如何把握和调控IPO上会的数量与节奏,是发审委平衡IPO数量、规模和二级市场稳定的一个高精度的技术层面,需要做得更稳妥、更好。

    “从12月7日证监会的两份监管问答来看,证监会将进一步保持新股发审的透明化、公开化,优化股票发行审核流程,不断提高审核效率,建立高效、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潘向东预计,在IPO常态化的同时,从严审核这一趋势不会改变,优胜劣汰的节奏将更为明显。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