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体通胀共振 全球央行面临考验
主要经济体通胀共振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大央行花了数万亿美元抵御通缩,如今看来已经初见成效。世界主要经济体今年以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全球通胀时代正在降临。在分析师看来,当全球经济摆脱低通胀时,各国央行又不得不搬出货币工具随时待命。
在主要经济体中,日本率先公布了新的CPI数据。日本去年12月CPI年率上升0.3%,核心CPI年率为-0.2%,跌幅放缓,为10个月来最佳水平。数据显示,日本经济正在出现回暖迹象,出口增速回升。
在中国,受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春节期间食品需求推动,1月份CPI同比上升2.5%,去年12月升幅为2.1%。1月份CPI升幅创两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燃油价格走高以及英镑走软,英国1月CPI年率上升1.8%,升幅创2014年6月来最高水平。德国1月CPI年率终值上升1.9%,同样受益于燃料价格走高以及取暖油价上涨。
美国的CPI数据则更加抢眼。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1月CPI环比上涨0.6%,大幅高于预期,创2013年2月以来最大涨幅;1月CPI同比升至2.5%,创2012年3月以来最大涨幅。美国通胀出现上升趋势,主要因为在全球需求增强的带动下,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反弹。
KleinwortHambros首席投资官MouhammedChoukeir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胀回归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好事,因为通胀居于2%至3%区间内。在通胀率成为一种主要风险之后,央行们将会有所行动。
全球央行面临考验
当通胀率出现上行迹象之时,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欧洲央行此前在最新的经济政策报告中表示要继续保持货币宽松,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对此却并不赞同。而在美国,美联储主席耶伦意外放“鹰”,表示等待太久加息是不明智的。
路透社的报道称,印度央行已经舍弃了其宽松政策倾向,称全球通胀压力是其突然转向的原因之一。墨西哥央行为应付比索贬值,将利率升至近八年高位。当全球各地都有通胀蠢蠢欲动的迹象,表明转折点或将不远了。目前各国经济增长表现不错,大宗商品价格更是助涨通胀。
研究数据发现,目前主要经济体公布的CPI普遍高于预期,这暗示未来通胀回升的速度也许比想象中来得要快。但仍需注意,中日美欧等虽都面临通胀压力,但每个地区存在着各不相同的不确定性因素,各央行对货币政策也各怀心思。
德国私人银行Sal.Oppenheim经济学家UlrikeKastens认为,不是所有欧洲国家都希望收紧货币政策,比如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就希望欧洲央行继续加码QE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以此拖延债务兑付危机爆发时间,换取经济复苏改善财政状况的空间。
CNBC的报道则认为,美国通胀率面临的不可知因素是总统特朗普通货再膨胀计划是怎么打算的。特朗普多次强调将推进财政支出,而这样的举措也可能令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加快。此外,德国大选在即,政治因素可能会激化德国与欧洲央行的分歧。
报道称,虽然各大央行负责人的态度仍是不想迅速采取行动以解决物价上涨问题,而是优先解决其他经济问题,但很明显,通胀因素已经开始考验全球央行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