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A股市场举牌新时代 举牌新术监管能否跟上

    金融资本举牌上市公司不断涌现,“你方唱罢我登场”,11月25日,安邦系旗下的安邦资管公司公开表示将继续增持中国建筑,称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低于1亿股、不超过35亿股。而这一轮举牌载体包括了资管计划、万能险、私募基金、合伙企业等多重形态;而诸如南玻A、万科A、中国建筑等实业龙头也成为了新举牌时期的资本猎物。

    险资举牌明显加速
    险资举牌明显加速

    产品式举牌频现,这与资管业务混业松动密切相关,利用产品举牌,举牌人或可实现多种利益,包括资管产品成为举牌人的代理持股平台,实现了举牌人的杠杆融资,规避信披监管等。另外则是举牌人获取上市公司控股权,或为了控制并经营一家上市公司从而实现更长周期的溢价退出。

    “作为金融资本,要控制上市公司或者控制实体企业,然后对它进行经营管理,做好了然后把它出售,这个模式就是属于并购基金的最高形态,也就是华尔街说的门口野蛮人。”北京地区排名前三的一家PE机构董事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过去还没有一家能做到这点,现在行业里已经有人开始在这么做,我们也在这么做。”

    一幕前所未有举牌奇观,正不断呈现。

    继一周内连续两次举牌后的11月25日,安邦系旗下的安邦资管公司公开表示将继续增持中国建筑,称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低于1亿股、不超过35亿股。

    以险资等为代表金融资本在二级市场攫取上市公司的股权甚至控制权,早已不再是孤例。

    2014年以来,安邦、宝能、恒大等金融资本在举牌上市公司过程所表现出的方式的多样化、结构的复杂化、增持周期短、标的市值大等诸多特质,也让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监管逻辑随之发生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近一年来围绕A股上市公司出现的举牌载体包括了资管计划、万能险、私募基金、合伙企业等多种形态;而诸如南玻A、万科A、中国建筑等实业龙头也成为了新举牌时期的资本猎物。

    从另一角度审度,新举牌时代也有着滋养其存在的特殊土壤。资产荒带来的银保资金涌入、万能险等产品的规模扩容、金融分业体制下的资管穿透难、阳光式并购工具的稀缺,或亦成为当下新式举牌频现的深层次原因。

    在融资、持股工具丰富化与结构化创新日进不断的当下,如何来适应与平衡金融资本利用创新魔术,带给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因突变,显然需要市场和监管者给出更加明确的答案。

    产品类举牌跃进

    资管产品的直接或间接参与,无疑成为了当下最具时代色彩的上市公司举牌模式。

    11月25日,安邦资管公司的表态预示着,安邦系通过资管产品对中国建筑的“攻势”远未终结。而成为此次持股载体的,正是安邦资产旗下的保险资管产品“共赢3号”。

    事实上,资管产品作为举牌人代理载体存在的直接参与已并不鲜见。

    据东方财富iChoice统计,从2014年4月份至今,沪深两市总共发生举牌案例244起,而包括合伙基金、资管计划、私募基金、信托等在内的产品式举牌就达到了35起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统计还未包含部分产品持股,但在股份统计中体现为管理人公司的情形。“许多是产品持股,但是被抓取软件统计成为了管理人持有,真正的产品举牌情形可能比这个更多。”一位接近中国结算人士表示。

    在诸多产品举牌案例中,最被市场熟知的莫过于2015年底宝能系对万科的举牌大战。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