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上半年大宗交易2399亿元 同比下降逾两成

    受减持新规、大盘表现乏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大宗交易市场的吸引力相比于去年下半年大打折扣,传统的大宗交易接盘方也在逐步退出这一市场。今年上半年,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金额约2399亿元,同比下降逾两成。随着新型交易模式的出现,大宗交易仍保持着一定的活力,但折价率呈趋势性上行态势,整体平均折价率近5%,明显处于上升通道。

    大宗交易上半年累计成交188.2亿股
    大宗交易上半年累计成交188.2亿股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大宗交易市场今年上半年累计成交188.2亿股,成交金额为2399.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21%。沪深主板股票是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主力军,上半年成交1389.4亿元;中小板居次席,成交713.4亿元;创业板成交296.4亿元。

    成交价格整体呈趋势性下行态势。今年上半年大宗交易的整体折价率为4.88%,较去年下半年的4.29%增加了0.5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增加了近一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折价率超过10%的交易在全部交易中的占比已升至20.5%,而去年下半年为16.1%;去年同期更是低至12.7%。再从不同月份看,今年1月至6月折价率超过10%的交易占比依次为14.5%、16.6%、26.2%、20.9%、22.4%、22.6%。由此可见,大宗交易的折价率正处于上行通道。

    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实施减持新规之后,找到大宗交易接盘方的难度相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这使得受让方在议价中拥有更多主动权,进而带来折价率的上升。一家此前专门从事大宗交易接盘业务的机构人士表示,减持新规发布之后,大宗交易原有的业务模式基础已不复存在。此前专营大宗交易的机构虽然还有少数人仍在耕耘这一市场,但其业务已转为代持股份,即收取利息,为那些意欲减持的上市公司持股6个月,6个月之后股东回购股份。

    “现在接盘主力是那些主做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他们对大盘及个股有深入的研究,对于那些长期看好的股票才敢吃进股票锁定6个月。”上述机构人士进一步介绍道。

    据信公咨询介绍,大宗交易上的新型交易模式大概有三类:一是类定增模式,即大宗交易受让方以锁价方式受让股票,为对冲风险,受让方与减持方签订为期6个月的场外期权合约。二是类质押模式,大股东将股份通过大宗交易过户给第三方并拿到50%到70%的出让资金,另外30%到50%的资金作为初始保证金留存在第三方,待股票解锁时再行结算。第三种是私募可交换债模式,受让方向大股东发行私募可交换债(大股东质押同等股票市值),6个月后转股或直接卖出。

    某私募基金投资经理表示,公司对于长期看好的股票通常会采用第一种模式直接接盘。但在上半年市场整体低迷及私募参与场外期权逐渐趋严的情况下,私募基金也越发谨慎,近期洽谈的项目价格都压得比较低。

    机构动向方面,上半年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入545.9亿元,同比增长逾三成。在买入金额逆势增长的同时,卖出金额大幅缩水。上半年机构共卖出611.6亿元,同比下滑14.7%。中国平安、万科A及分众传媒最受机构青睐,上半年累计买入金额分别为128.8亿元、70亿元、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