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银协潘光伟:银行业财富管理应更加注重转型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13日在2018年两岸暨港澳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理财产品在不断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同时,也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地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银行理财实现收益突破万亿
    银行理财实现收益突破万亿

    他介绍说,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54万亿元。理财产品秉承低风险配置思路,产品结构再优化。全年为投资者实现收益11854.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规模,收益增幅21.30%。

    【银行财富管理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潘光伟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将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财富管理领域也将迎来更多结构性机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财富规模大幅增长,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财富资产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驱动财富管理发展。第三,投资者的财富管理心态和观念日趋成熟,财富管理市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资管新规发布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进入了新的规范调整期,回归了资管业务的本源,也面临着一些转型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潘光伟说。

    具体而言,第一,产品形态和产品体系将迎来转变。资管新规在打破刚性兑付、产品和投资者分类、净值化管理和价值计量等规定将打破现行的产品形态、产品体系和客户分类,银行财富管理产品体系将迎来较大转型。尤其是当刚性兑付不再成为投资者考虑的关键因素时,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将被及时反映并彼此对应,财富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聚焦财富增值管理。

    第二,投资将趋于标准化。资管新规在公募产品投向、三单管理、禁止资金池业务等规定将推动理财产品呈现出“投资标准化”的趋势,而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要同时符合“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等5个条件。对于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要求“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管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因此,传统的超短期开放式财富管理产品则因很难做到开放日与非标资产终止日的对应,难以配置非标资产,期限错配带来的收益将难以赚取。

    第三,销售体系面临转型。资管新规将投资者划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类,对合格投资者的准入标准予以明确,并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信息披露以及代销机构资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将对银行的销售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投研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潘光伟指出,尽管理财规模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在投资方面的主动管理能力却没有跟上,距离精细化、专业化还有一定差距,专业化、高素质的财富管理人才相对不足,更需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造就一批精通国际业务规则、知晓客户、熟悉境内外资产配置的精英型财富管理师队伍。

    【银行业财富管理应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潘光伟表示,为适应资管新规要求,银行业财富管理应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注重从投资研究、客户管理、综合服务、产品创新、研发定价等方面实现提升,助推财富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

    第一,加强投资研究,提升资管业务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可充分发挥对宏观经济、各类政策的研究优势,提升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投研能力,构建以研究为基础、多个专业投资团队并行的“宏观+中观+微观”全方位投研联动体系。

    第二,细化分层,提升客户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在现有“大零售”客户分层服务体系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多个维度的客户属性细分客户,如按照财富状况、职业、生活地域、生命成长周期、资产管理参与度等细分。

    第三,需求为本,提升产品创新和研发定价能力。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应向以客户需求为本,以净值化产品为标准的方向转型,打造可以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产品风险计量和定价能力,减少对通道机构的依赖。

    第四,前瞻布局,推动资管业务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在资管新规导向下,商业银行对于资管子公司的布局正在提速。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隔离制度,在资管业务和银行其他主营业务之间牢固树立防火墙,也有助于引入市场化机制,推动资管业务更加专业化运营,以及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公司治理机制和架构优化。

    第五,借助金融科技,积极推进跨界合作。积极利用互联网便利的平台化优势,从原来标准化产品服务向社区平台服务转变,把灵活单元投资和多元组合相结合,为每个单一客户提供更精确的基于目标投资组合的资产管理配置计划,增强客户体验和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