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概念频出 每日优鲜遇到的问题不是偶然
创业公司每日优鲜最近有点儿烦,旗下孵化近一年的无人零售项目便利购引发热议,让这家连续4次获得腾讯投资,并在新零售领域广受关注的创业公司感受到不小压力。互联网概念频出,共享经济、网约车、新零售等比比皆是。而资本助推行业估值沉浮的同时,也扰乱了很多创始人的心,这也反映了新业态独角兽的现状。每日优鲜遇到的问题不是偶然,时间能证明一切,但不能只是等待。
行业热好创业
每日优鲜由徐正和曾斌创立,2014年12月正式运营,两人分任CEO和总裁。在联合创办每日优鲜之前,两人都曾在联想集团供职十余年,并出任联想佳沃集团高管。佳沃是联想控股的现代农业板块公司,主要从事现代农业和食品领域的投资和相关业务运营。
“赛道正确,创始人运营力强”是孙原对这家公司的第一印象。在加盟每日优鲜前,有着投行和投资双重背景的她在京沪两地做消费和医疗行业投资。运用投资人的思维逻辑,孙原从行业、创始人和公司三重背景为记者讲述着当时她选择加盟创业的原因。如今,孙原已经从CFO晋升为COO,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
戴着黑框眼镜,身着运动开衫,刚刚开完晨会的孙原直接走进了采访室,手里拿着来不及吃的早餐——一瓶果汁和一袋小饼干,而这些,还是刚刚从公司的便利购无人货架中购得。
采访的地点就在公司一层的一间小会议室,圆桌、简单围绕的三四把椅子,总面积最多十平方。这没有半点轻慢的意思。每日优鲜的北京办公室就建立在众创空间基础上,三层楼的每一个可以办公的角落都摆上办公桌,甚至谈事时有人直接在楼梯上席地而坐。就连COO孙原也并没有划分独立的办公室,团队和团队之间,保持着喊一声就能沟通的距离。
当天,创始人徐正和曾斌远在华东分部督战。今年,华东和华南是他们的重点战场。虽然每日优鲜孵化的无人货架便利购已经独立办公,但仍能感觉到这里的拥挤和繁忙。2015年是生鲜爆发的元年,需求侧的消费人群发生代级变化,80后的人在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上迥异于70后乃至60后,成为消费升级的主线,同期供给侧也在改革,近场化零售将爆发。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业判断,孙原加盟每日优鲜。而从2015年到2018年,行业的发展几乎验证了孙原的判断。
2014年12月,每日优鲜获光信资本、元璟资本50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2015年5月获腾讯、光信资本1000万美元A轮投资,2015年11月获腾讯、浙商创投2亿人民币B轮投资,2016年4月获远翼投资、华创资本2.3亿人民币B+轮投资。2017年1月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联想创投和腾讯领投,韩国KTB、华创资本、远翼、浙商创投跟投。2017年3月,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TigerGlobal和元生资本领投,时代资本参与联合投资。
除了每日优鲜,几乎同时涌起的一批生鲜电商无不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阿里巴巴集团及天猫先后参与易果生鲜四轮融资,并斥重金投入盒马鲜生。然而随着行业分化,天天果园等一批传统生鲜电商渐渐淡出市场,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等开始赢得更多筹码。
几番沉浮中,每日优鲜凭借独特的前置仓模式存活壮大。此外,2017年12月29日,每日优鲜旗下孵化半年的无人零售项目便利购,分拆成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并完成2亿美元A+B轮融资,其中腾讯领投A轮合计5300万美元,元生资本、时代资本、KTB跟投;光大控股领投B轮合计1.44亿美元,鼎晖、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君联资本、微光创投、MindworkVentures、光源资本跟投。
独角兽不是资本供养出来的
资本连续投资新零售标的,将无人零售推上风口,一批天价估值、却以“扫楼”为主要模式的无人货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生,但也很快黯淡下去。关店、裁员,行业负面新闻不断。唱衰的声音也波及便利购,即便便利购仍然保持这持续稳健增长的态势,这让孙原有些无奈。从前置仓战略优势延伸出的便利购,不同于很多炒“无人”概念追风口的创业公司,而是有着实打实的基础。
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及并购总经理李朝晖对每日优鲜的一段评价很有代表性。“作为每日优鲜的早期投资人,我们认为其‘前置仓+两小时达’的模式接近线下体验,符合生鲜消费的高频场景,也能更好满足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而所谓“前置仓”,即建立“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建立城市分选中心,并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3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保证商品品质和2小时的交付速度。与此同时,最大化地以集约型运输代替单包裹运输,减少冷媒及包材的使用,拉高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在规模效应中分摊交付成本。
基于这样的前置仓布局,便利购已经有了天然的供应链优势,只需要做好无人货架的布局就可以事半功倍。前不久,便利购公布其日均订单已突破30万,这也是其A+B轮即获得腾讯等知名机构认可的原因。
“如果赛道好、企业经营做得好,融资一定不是企业的痛点,痛点在于本身的运营。投资只是好的助力。”孙原认为,独角兽不是资本供养出来的。“外面的世界很纷杂,但创业企业不能打乱自己的战略步骤。不能跟着别人走,要有自己的发展思路。”
孙原认为,只要战略方向清晰明确,就不会走弯路,创业公司最怕战略大调整。而除了战略定力之外,公司要长久经营最大的挑战就是组织,是否能跟上企业的梦想,是否能够吸引人才来贯彻战略。“特别是我们做长链条的生意,向上到农业,向下到互联网运营、软硬件甚至物流,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必须要有相匹配的基因。”孙原说,“苹果、亚马逊都是建立在复杂的基因基础之上,能否在企业扩张中保持不变形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激励团队,每日优鲜不是全员持股。不仅如此,公司追求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通过核心人员持股,逐季度考核调整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给予一线配送员成长为站长的机会,让有能力的配送员通过合伙制来分享企业收益。
现在,本身还处在创业期的每日优鲜已经开始从资本运作的维度思考未来战略。孙原告诉记者,公司已经成立了生态链基金,围绕公司上下游进行投资孵化,包括农业项目、商业模式的创新公司都会考虑。“小米也是很早就开始做生态链。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每日优鲜的新零售入口,来打通上下游。”
孙原说,目前公司生态链基金在寻找LP时会更偏向“战略投资者”,甚至很多来自于实体行业的企业基金,以投资和孵化为主,借助每日优鲜的行业认知,培育和等待赛道里可以“独立长大”的新兴公司。
“我们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随时随地享受食物的美好。”孙原说,这不是每日优鲜一家公司可以办到的,独角兽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可延续性,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可以让行业走的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