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华夏基金张弘弢:用指数产品布局未来

永不停歇的创新

2004年,华夏基金首开先河,推出了首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2000年就进入华夏基金的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张弘弢亲自参与了这一产品从无到有的历程,如今回忆起来感慨颇多。

指数型产品大有可为
指数型产品大有可为

“虽然得到了监管层等方面的鼓励,我们当时推境内首只ETF产品时,正逢市场相对低迷时期,推进难度很大。交易流程如何设计得合理?停牌个股如何处置?这些方面市场可借鉴的经验一片空白。”张弘弢告诉记者,“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金融工程部,负责ETF日常投资运作、风险管理和清单制作等工作,一切细节都要反复推演,力求完美。因为准备充分,当年产品首发规模达54亿元,就当时市场而言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几番磨炼之后,接下来的发展可谓顺理成章,华夏上证50ETF成立后规模一直稳步增长。紧接着,2006年华夏基金推出中小板ETF,这也是境内唯一一只跟踪中小板指数的ETF产品。2012年又推出跨市场ETF——沪深300ETF。团队的规模也从4、5人增加到20余人。

作为当年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张弘弢管理的华夏上证50ETF产品规模已超过380亿元,再加上186亿元的华夏沪深300ETF及其他一些产品,手握超过500亿元资产,是境内指数基金经理中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不过,张弘弢对此淡然。在他看来,指数基金这些年的发展还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对标海外市场更是空间无限。

除了上证50、沪深300等宽基指数,华夏基金很早就看好香港市场的潜力并加紧布局。2012年6月14日,证监会核准境内首只跨境ETF——华夏恒生ETF发行。同年7月17日,华夏基金全资子公司华夏香港推出的首只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A股ETF——华夏沪深300指数ETF在香港联交所挂牌。2014年12月26日,境内首只沪港通ETF——华夏沪港通恒生ETF成立。

“我们布局的都是一些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指数产品。2016年我们推出上证50AH优选基金,这是一只smartbeta的产品,瞄准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AH股中估值较低的标的。这只基金得到了相当多互联网渠道投资者的认可,规模上得很快,成立短短一年多已经增长到6亿元。”张弘弢说。

用指数产品布局未来

进入2018年,ETF产品发行进入快车道。对于未来的指数类产品布局,张弘弢表示将从以下几个方向推进:“首先是商品类ETF产品。华夏基金目前已经向证监会上报了豆粕期货ETF和白糖期货ETF申请。其次是一些主题性产品亟待完善,比如国企改革方面的ETF。第三是跨境产品。未来无论从交易还是长期投资角度看,这三类产品都有不少机会。”

除了传统产品,张弘弢更看好创新产品的前景。张弘弢说:“对传统指数产品完成布局之后,将一些能够体现市场特征、长期带来超额收益的因子做成一些策略指数产品也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华夏基金于2016年携手磐安公司推出境内首批风险均衡策略产品——华夏睿磐系列产品,将海外流行的风险均衡策略率先引入A股市场,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广泛追捧。

对于自己的投资风格,张弘弢认为是严格遵循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保持所管理产品风格清晰稳定,然后通过多样化的策略争取为投资者赚取更大回报。“拉长时间来看,我们追求竞争性指数产品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产品业绩都排在可比产品前列。投资者的需求就是要你创造价值,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一直不断努力在做的事。”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团队目前管理的股票类ETF有11只,总规模近650亿元。张弘弢表示,希望通过以下几方面共同发力,力争今年ETF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

“首先是对传统产品精耕细作。比如,为了配合客户定投等不同需求,为其减少手续费,吸引客户持续参与交易。华夏沪深300ETF联接、华夏MSCI中国A股ETF联接、华夏上证50ETF联接、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联接近期都新增加了C类份额。其次是契合市场需求,做好老产品的持续营销,积极布局新产品。

比如最近几年,大家对香港市场持续看好,华夏恒生ETF和华夏沪港通ETF规模也迎来持续增长。另外,去年底发行的华夏创业板ETF也正好对上了风口。所以,我们对年内管理规模有所突破很有信心。”张弘弢满怀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