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如何解读“中国制造2025”?为什么必须以德国为师

    2015年两会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报告会上推出“中国制造2025”,震惊了国人,世界大国纷纷表示关切!作为十年跨度的经济战略发展目标,那么我们如何解读“中国制造2025”。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国制造业以德国为师的原因。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如何解读“中国制造2025”?

    中国国务院2015年两会期间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报告的删减本。《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这份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方针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以及战略支撑与保障。那么如何解读“中国制造2025”?下面分几个步骤,分别解释一下。

    1、“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从2015至2025年,中国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其中,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中国制造业:以德国为师

    首先,在我们看来,《2025》的出台得益于三个大的背景:一是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处于空前的转型和调整压力之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发展受到约束。二是受德国“工业4.0”战略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刺激,激发了中国强化工业能力的决心。三是全球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报告称,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因此,强化制造业应该成为中国未来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点。

    其次,《2025》受德国工业4.0的影响很大,核心思路与工业4.0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国制造2025》强调的一个核心是“智能制造”,这也是工业4.0战略的核心思想;此外,作为智能制造基础的信息物理系统(CPS),也是德国工业4.0中所强调的核心概念。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借鉴德国的思想也无可厚非,虽然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比德国要差很多,但中国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规模上已居全球第一,经济结构也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撑。中国制造业的致命问题是大而不强,因此向制造业强国德国学习,方向上毫无问题。

    3、中国为什么发展“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落后于早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也是客观必然。“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但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在制造业如此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必须不能固步自封,这就是李克强总理为什么急着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真实原因。

    4、“中国制造2025”的9大战略任务及互联网经济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1、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3、强化工业基础能力;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6、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7、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8、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9、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在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同时,还要着力发展互联网经济,这就是李总理所说的“互联网+”。

    互联网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新方向。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流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家电、互联网+零售、电商、物流等,所有这些互联网都需要宽带网络、云计算、大数据、计算机应用和通信技术、通信服务、通信设备。中国制度2025中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列出第一的位置是有理由的。为了提高这一技术,提高网速,加强宽带硬件建设,加强航天技术就势在必行。国内新型经济中,互联网经济一定会是今后快速发展的部分。互联网经济需要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等技术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