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平安证券遭遇“被收购”乌龙 与港股公司“撞名”惹祸

新年伊始,正紧锣密鼓进行改制以尽快赴港上市的平安证券,遭遇“被收购”乌龙。一则关于“中国信贷等将组成财团收购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6.58%股权”的消息,在内地和香港投资界引发热烈讨论。

平安证券遭被收购乌龙
平安证券遭被收购乌龙

然而,彼平安证券非此平安证券,正如在香港不得不改名的中原证券一样,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证券还未登陆香港主板市场,就已经因与香港已上市公司“撞名”引发系列乌龙。随着两地资本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不断出现的内地公司与港股公司撞名的情况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平安证券集团(控股)”与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证券不止一次因撞名引发误解。

2016年3月16日,港股上市公司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发布公告称,旗下间接全资子公司——平安证券正透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内地成立外资参股公司,引发“中国平安拟在内地成立外资参股公司”的误解,港股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因此被剧烈拉升。此事引发了平安证券的紧急澄清:中国平安全资子公司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旗下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与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未有任何关系。

港股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前身其实叫“盛明国际”,2015年,盛明国际收购了持有香港本土券商平安证券有限公司的GRANDAHEADFINANCELIMITED,将公司股票中文名称改为“平安证券集团(控股)”。而香港本土券商平安证券有限公司成立于1970年,是一家证券经纪及财务顾问公司。

由于与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证券撞名,每当内地的平安证券公布重大事项时,平安证券集团(控股)的股价也会出现剧烈波动。去年6月份,中国平安宣布同意控股子公司平安证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完成改制后到香港联交所主板IPO时,平安证券集团(控股)股价一度连续大涨两天,涨幅接近30%。

“两家公司名字太像了,投资者很容易混淆,当然也不排除有资金利用其与内地公司‘撞名’炒作股价。“有资深港股市场人士表示。

平安证券似乎私下与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沟通过多次,平安证券集团(控股)的公告显示,去年8月,香港公司注册处就曾以“PingAnSecuritiesGroup(Holdings)Limited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某些公司“太过相似”为理由,通知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改名,后者随后将公司在香港经营业务的中文名称改为“万安证券集团有限公司”,但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平安证券有限公司,因其名称已使用多年,将一如既往使用该名称服务金融业界,不因控股公司经营名称改变而改变。

香港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指出,因为内地及香港公司注册及商业经营并没有“连网”,而且部分香港企业的历史比内地企业更悠久,因此出现部分企业同名的情况很正常,也不违法,内地企业除了收购相关香港企业,不然两家企业共同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实,受到撞名“困扰”的并非只有平安证券一家,早在2014年,中原证券赴港IPO时就经历过同样尴尬。由于“中原证券”以及相关类似商标早就被香港中原集团注册,为了避免纠纷,这家在内地以“中原证券’之名开展业务十数年的公司,在香港开展业务不得不放弃“中原证券”名称,上市中文名称也改成了“中州证券”。

“内地公司与港股公司撞名并非个案,包括港股南华集团控股、南华金融也很容易被内地投资者误以为与内地的南华期货有什么关系,内地投资者南下买港股时一定要看清楚股票代码,券商也有责任进行相关风险提示。”有深圳券商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