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不应被“妖魔化” 债市急需信用重建(2)
国海表态口风略变
国海证券真假公章“代持门”中的事件主角张杨,有传言他想出来以后自己成立私募基金从事债券投资,这些放在外面养的债券或是为他“单干”做准备。李雷却不这样认为,他向记者表示:“在债券市场,即使一个交易员,动用所有的工具,他能够维持10亿元的流动性已经很优秀。”他言下之意就是,张杨等人在外高达上百亿的代持,不可能是一两个人能完成。
而市场各方均认为,目前市场信心重构的关键在于国海证券的态度。李雷表示,我们也不愿意看到国海被挤兑垮,只要他们拿出诚意,大家还是愿意一起来化解危机的。李雷给出建议是:“只要确认了国海的责任,我们也不会立马让他拿钱接回去。只要这个信任的危机和流动性危机过了,整个市场的估值恢复,国海本身也不会有大的损失。”
或许是在谈判博弈的过程中达成某些默契。国海证券于12月19日发布的公告内容口风也略有变化,新公告中表示,“我公司正在积极与涉事金融机构沟通核实情况,并对我公司有关管理制度进行自查。相关事件核查清楚后,依法应由我公司承担的责任,我们绝不推诿。”
代持不应被“妖魔化”
也有债券的资深从业者表示,抛开这个事件本身,代持业务发展起来背后有复杂的因素。最早是因为债券承销过程中,一般承销商是余额包销,卖债的压力很大,对于一些“卖不动的债券”,实在不行就会让资管部门配合一下。比如先卖出去,请机构持有一段时间,承销的机构再接回来。而且本身市场也不太成熟,流动性紧张时再好的债券也卖不出去,流动性好起来的时候,什么债券都抢。
其二,是因为金融机构很多业务都需要侵蚀资本金,持有不同类型和信用等级的债券,就要有不同的风险计提,代持也成了很多机构规避监管的一个方式。例如,A机构有一笔债券,在其账上就需要计提风险资本。如果请B机构代持,则表现为卖出给B机构,已经不在A的账上,因此A不用风险计提。但是按照代持协议,A机构需要按照约定的时间和约定的价格再买回来,风险不由B承担,对于B机构来说,也不用计提风险资本。
第三,代持也是从业机构普遍使用的“加杠杆”手段。比如,A机构有100元的债券,持有到期本金+收益为105元,收益率5%。若让B机构代持,101卖给B,代持到期后102再买回来,只要有利差,B获得的资金可以不断地买债再代持,这也是从业机构加杠杆增厚收益的常用手段。
李雷表示,代持之所以产生的根源在于,银行间市场是一个OTC(场外)市场,参与的机构类型众多,各家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成本等因素都不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就产生了机构间相互撮合和套利交易的空间。
在李雷看来,代持就是一种机构间的融资行为,和银行间市场的“买断式回购”业务类似,区别在于买断式回购的业务是标准化的,在交易系统里有专门的交易模块,而代持则是线下的回购协议。“之所以要进行协议回购,而不是系统里进行买断式回购交易,和交易习惯有关,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减少结算风险和结算成本。再者,买断式回购业务也是从2011年左右才开始活跃起来的。”
“代持就是个交易工具,关键在于用的人和怎么用。”李雷一直跟记者强调交易模式及方式不应该被妖魔化。
不过这种隐秘的交易方式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2013年的“债市打黑”风暴中,有人以代持的方式,将债券投资的巨额收益输送到自己控制的丙类户,为个人牟利。但是2013年债券风暴以后,银行间市场已无丙类户,仅是纳入相关监管的产品能开户,再进行此类利益输送给个人的操作,几乎无可能。
国泰君安银行业研究团队认为,体外代持是一种在体外加杠杆的方式,这当然也是一种不合规的方式。在前几年债市乱象中,监管当局曾重拳打击,使该现象在市场上一度绝迹,受关注较少。但此次案件后,这一做法才重回大家视野,估计存量还是不少。在融资供给几乎源源不断,且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就大胆加杠杆,表内的加到极致之后,欲望还必然会驱使人们去体外继续加杠杆。而案发后,市场参与者开始担心,尤其是银行,一度停止向非银金融机构融资,引致部分机构流动性紧张。这成为了对债券市场的最后一击,也是最致命的一击,债券市场大幅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