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苏宁云商加码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业务拟获增资3亿

    实际上,站在风口上的消费金融市场正迎来各路资本的争夺。目前经银监会批复成立或正在筹建中的消费金融公司共有16家,其中银行系手握超八成消费金融牌照。而网贷公司、电商等资本则纷纷绕道抢食。

    苏宁云商加码消费金融
    苏宁云商加码消费金融

    近日,电商系的消费金融公司——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消费金融”)获苏宁云商增资,再度引起资本市场关注。根据苏宁云商发布的公告,拟向旗下子公司苏宁消费金融增资3亿元,其中苏宁云商出资人民币1.47亿元,占股比例为49%。

    业内人士张朝阳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消费金融市场势必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可以预见的是,随之而来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其中,风险控制也将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

    消费金融业务拟获增资3亿

    公告显示,本次增资后苏宁云商持股49%,先声再康江苏药业有限公司持股16%,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法国巴黎银行个人金融集团持股15%,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

    而在此次增资前,苏宁云商持股49%,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国巴黎银行个人金融集团、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先声再康江苏药业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0%、15%、10%和6%。

    苏宁云商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初成立苏宁消费金融,是着眼布局消费金融业务板块,将苏宁消费金融打造成涵盖支付、供应链融资、消费信贷、理财、众筹等在内的全产品服务体系金融产品,以此为苏宁生态圈用户服务。

    苏宁云商方面表示,本次增资将有力的夯实苏宁消费金融资本金实力,为其实施创新产品、加强风险管控、迅速做大客户和业务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公告还指出此次增资用途,主要是将在风险控制能力、场景运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系统支撑能力、大数据运营能力方面持续予以全面建设,这对资本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数据显示,苏宁消费金融公司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327.90万元,净利润-14,652.00万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总资产163,960.10万元,总负债154,780.80万元,净资产9,179.30万元。

    针对净利润的数据表现,苏宁云商方面表示,由于在运营初期,公司为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大了市场推广投入,增大客户让利支出。因此,苏宁消费金融暂不盈利。

    不过,在今年8月1日开始,苏宁消费金融旗下产品任性付购物分期和现金分期已经将分期金额进行调整。另外,苏宁消费金融在今年上半年已相继取消了大部分产品的30天免息优惠并提高分期费率。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苏宁消费金融公司的战略定位逐步明晰,围绕苏宁线上、线下生态圈,充分发挥互联网零售全渠道优势,用户规模及贷款规模成倍提升,市场前景和盈利预期逐渐清晰,并获得股东方的认同。”苏宁云商表示。

    对于苏宁云商此次增资消费金融业务,资深业内人士江瀚对记者表示,首先是由于消费金融前期发展过程中营销力度较大,需要补充流动资金。“此外,在消费金融成为风口的当下,已经拿下牌照的苏宁肯定会加大砝码进行投资,并且这应该也是从集团战略大布局的考量。”

    风控+成本成制胜关键

    201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具体落实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的意见。这对整个行业而言,具有较强的鼓舞作用,有利于消费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随着监管方向不断明朗且监管态度不断趋严,消费金融也逐渐从各种业务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称,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2019年达到41.1万亿元。面对万亿元蓝海市场,国内消费金融公司数量迅猛增长。

    群雄逐鹿的消费金融市场中,不仅包括拥有先天资金优势和风控优势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掌握流量和场景的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甚至还包括新崛起的互联网系以及P2P系消费金融公司,各家机构都利用自身优势各自为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包括银行、保险、电商等在内的各类机构纷纷着手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但迄今为止,获得正式牌照的仍以银行系为主。对于获得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而言,不仅可以获得以“消费金融”冠名的公司名称,还可以获得其他衍生权利,这使得消费金融牌照愈发受到观注和追捧。

    尽管消费金融牌照难拿,但各路资本也不甘心放弃万亿元蓝海市场,以电商系为代表的企业纷纷绕道跑马圈地,相继推出“白条”“花呗”等消费金融产品。

    如果说早前的网贷还是一个准入门槛低的行业,当规模化进程加快之后,平台对于资产管理及风控技术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正因为消费类贷款具有小额分散的特征,缺少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信用数据,简单复制传统的信贷技术显然行不通,大数据、云风控、机器学习的概念成为业内知名企业竞相追逐的发力点。”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PPmoney万惠董事长陈宝国对记者表示。

    此外,还有业内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消费金融主要在以下五个维度进行竞争:第一是接触大量客户的能力;第二是低成本的资金;第三是数据驱动的风控能力;第四是客户体验;第五是可延展的运营能力。综合来说,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技术和数据的运用能力以及品牌和体验方面的优势都将决定消费金融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呈几何爆炸式发展的消费金融,其市场正在快速扩容,这使得风险把控逐渐成为平台平稳发展的关键。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也提出,如果消费金融公司无法有效控制成本和风险,这个市场有可能会做成“死海”。对于消费金融未来将会如何发展,郭田勇则表示,首先需要鼓励各个机构进入消费金融市场;其次发展征信体系,与消费金融紧密连接;此外,消费金融机构还要增强风险意识和自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