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科创板发展动力源泉: 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今年两会期间,政策暖风频频吹拂——科创板“开门迎客”;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信贷投放需继续扩量;实际利率将进一步压降;金融活水料将持续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让民营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与政策暖意同等重要的,还有对于潜在风险的高度警惕。一些金融领域的风险隐患比较突出,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进一步下大力气巩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成果。

在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的当下,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

他曾是证监会在任历史最长的主席,主导创业板的筹备与设立。如今科创板正式落地,他怎样看待科创板之于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意义?

他曾推动设立民营银行,建立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银行业机构体系,这些思路现在仍频繁出现在高层文件中。他如何思考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怎样看待当前金融领域的风险?

科创板建设:退出机制应畅通

上证报:日前,证监会正式发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总体上,您对科创板的推出持何种态度?

尚福林: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增设科创板意义非常重大。设立科创板,主要是支持科创企业上市,同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给高风险投资基金等创造良好的退出渠道。科创板以此促进创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国家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证报:您如何看待科创板对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补齐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短板的意义?

尚福林:设立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创新,对于资本市场补短板、增加科技创新动能、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有助于补齐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短板。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资本市场对接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短板,使得一些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的企业远赴海外上市,既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又削弱了我国金融体系将储蓄转化为科技创新投资的能力。科创板的设立,从基础性制度层面补短板,为解决这方面问题提供了更大制度空间和更多市场机会。

二是增强了资本力量支持科技创新的动能。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间接融资、短期融资存在先天不足,需要更好发挥资本的力量。科创板的设立,为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提供了规范高效的市场机制,有助于做大投资增量、盘活投资存量、顺畅资本流转,提高科技领域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有助于探索金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路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金融业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试点投贷联动制度创新金融产品,成效不断显现。科创板的设立,实现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突破,为快速持续、大量聚集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提供了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的渠道和机制,必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市场动能。

上证报:对于科创板的发展,您有何设想和建议?

尚福林:证监会已经发布了《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眀确提出,设立科创板是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所有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安排,都必须始终围绕服务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这个中心来把握和推进。

这既是科创板设立的目的所在,又是科创板的特色优势,也是科创板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对于一般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和更大的风险,同时也有可能实现更高的收益。因此,提供一个真实的公司给投资者自主选择尤为重要。这要求科创板对信息披露提出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强的监管,严肃事中事后监管,畅通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基础制度建设

上证报:您如何评价资本市场近30年发展取得的成绩?

尚福林:我国资本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市场规模居于世界前列,对于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大型国企、民企,还是高科技产业企业,都能通过上市补充资本、夯实发展基础、实现高速发展。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我国资本市场使企业拥有了市场价格,使我们的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中,处于相对平等的位置。通过市场发现价值,企业可以筹集资金、兼并重组,投资者可以获得投资机会,这些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

上证报:您如何看待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发展的路径?

尚福林: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尽管规模增长快,但市场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需要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

从世界范围看,股份制有400多年历史,股份制公司出现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股票交易市场。这意味着在股票市场出现前,股权文化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了。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是先有市场,通过资本市场促进了股份制的发展,在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股权文化方面还需要作出较大努力。关于股权文化,马克思曾经强调,由于商业信用的发展,才催生了股票、债券等虚拟资产的发展。这些虚拟资产的基础是商业信用。

因为缺乏自然形成的商业信用,在这个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资本市场亟需加强基础建设,关键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真正让上市公司真实地披露信息,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

在这个基础上推行注册制或进行其他各项改革,投资者才能理性地自主选择。如果企业透明度不够,投资者不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价值投资或行业研究都会缺乏完善的基础。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成就巨大,同时在基础制度建设上还需要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特别要看到,对于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政府、监管层、社会各方都高度重视,市场在不断进步,制度在不断完善,各方面建设在不断加强。我相信,市场会日益成熟,发展会越来越好。

民企融资:推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上证报:不久前,您曾率调研组赴企业调研。在您看来,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亟需打通的关键节点在哪里?

尚福林: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的天职,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根本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使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完善金融“精准滴灌”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薄弱环节倾斜。重点是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以下方面打通关键节点。

一是在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创新企业等领域加大补短板的力度,优化金融机构体系。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加强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大银行做小业务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鼓励中小金融机构通过精准服务、灵活服务、贴心服务做强主业、做精专业。

二是在改革完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市场机制方面多下功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强化资本市场功能,为实体经济聚集更多长期资本,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为企业“扶上马送一程”。调动相关各方推进债转股的内在积极性,破解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难、启动难、推进难等问题。

三是根据实体经济需求的动态变化加快业务产品创新,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联合科技企业,激活大数据资源,加快建设大数据金融体系,不断丰富保值增值功能强、个性化针对性好的现代化金融产品体系,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运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成果,探索成本低廉、服务高效、广普实惠的中国特色普惠金融模式。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信用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信用基础。完善常态化的正向激励机制,筑牢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以补齐商业信用短板为重点,夯实资本市场的商业信用基础。完善事前合同签订、事中款项结算等信用保障机制,强化基于信用的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加强基层诚信政府建设、考核和督察力度,强化政府信用的示范作用。建立分级预警和分层处罚体系,总结推广联合惩治“老赖”经验,推进个人信息一卡集成,畅通联合惩戒渠道,防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信用投机风险。

上证报:您曾提到,民企和国企的金融待遇在政策规定上并没有差别,但在具体执行时不同机构存在差别对待的地方。针对这一问题,您认为应该如何改革?应如何推动机构做到真正的“一视同仁”?

尚福林:近年来,民营企业总体发展良好,同时也遇到市场、融资、转型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对此,金融业要落实中办、国办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完善外部推动措施和内部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一是深刻认识加强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的重大意义。民营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不匹配,是客观存在的老问题。

金融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根本立场,把实现金融服务力度与民营经济贡献度逐步匹配纳入顶层设计,列入金融机构年度经营计划,创新市场化方法,提高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质效。这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银行细分市场,拓展银行的市场空间。

二是健全外部推动措施,改善成本—收益—风险结构,以商业利益格局的调整激发金融业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

合理调整商业银行宏观审慎评估参数,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加快推出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支持优质民营企业扩大债券融资规模,通过差别化的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企业。

进一步完善对银行的评价体系,把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质量和规模作为补充资本的考量因素,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评价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严肃整治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和乱收费等行为,通过差异化的监管制度安排,优化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监管成本结构。

进一步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推动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再担保机构规范发展,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完善贷款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加快建设全国性、区域性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善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风险结构。

三是优化机构内部的激励机制,调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服务民营经济的主观能动性。第一,督促商业银行制定服务民营企业的年度目标和考核要求,逐级稳定传导服务民营企业的压力。第二,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支持力度,强化服务企业数量和信贷质量的综合考核,完善从业人员服务民营企业的正向激励机制。第三,健全尽职免责机制,设立内部问责申诉通道,合理缓解从业人员的问责压力。

防范金融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上证报:您曾表示,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您如何看待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进展情况?当前应如何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

尚福林:目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初战告捷,金融风险发散的势头基本得到控制,结构性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市场乱象得到遏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但同时,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还比较突出,需要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下大力气巩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成果。

做好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是夯实防范金融风险的经济基础。要结合金融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匹配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评体系,优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化运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信贷成本,进一步落实金融系统精准有效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措施,防止资金空转或脱实向虚,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金融业有效防范风险。

同时,继续狠抓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不断健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