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完成却遭董监高减持 航新科技不为人知秘密有多少
“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综合实力”的收购刚完成,公司董监高就集体宣布减持。尽管为收购标的设置了股份期权激励,但公司高管还是套现股票落袋为安,自称“前景光明”的航新科技,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被寄予厚望的海外收购,为何连董监高也不愿守候?
“自家人”用脚投票
4月25日,航新科技宣布,斥资4344.42万欧元收购总部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航空维修商MagneticMROAS(下称“MMRO”)100%股份的方案顺利完成过户。公司在公告中称,此次收购有利于完善产业链布局,快速推进国际化发展,同时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综合实力。看上去明显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消息,却遭到公司董监高的“用脚投票”。
4月26日晚间,航新科技公告称,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琨,监事会主席王野,监事刘爱群,及董事会秘书陈茜茜、财务总监龙朝晖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44.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8%
航新科技显然对MMRO前景寄予厚望,5月23日,公司拿出一份MMRO的股份期权激励方案,以MMRO公司股份期权对MMRO三名核心管理人员进行股份期权激励,并设定了长达5年的业绩考核标准。
可就在当日,陈茜茜在二级市场减持了公司股份3.38万股,套现金额约为83万元。另外,公司公布收购预案股票自3月23日复牌后,包括陈茜茜在内,已有多名高管减持了部分股票。例如,董事长卜范利4月9日减持了3600股。
运营状况或藏隐忧
集体用脚投票,显然无法表明“自家人”对上市公司、收购标的的由衷看好。本报曾于2018年4月4日以《估值虚高+客户不稳航新科技海外并购隐忧重重》为题,对该项海外收购的风险予以报道。而翻阅公司4月26日披露的2018年一季报,其主营业务是否真正好转也存在不确定性。
财报显示,航新科技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97.94万元,同比下降4.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13万元,同比增长7.45%;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23万元,同比增长高达268.88%。
看似经营好转,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查,公司将此前放在营业外收入项下的政府补助等款项,放在了其他收益科目,导致结算营业利润时,多出来363.55万元,使得营业利润由负转正。如果按照上年会计操作,公司2018年一季度的营业利润依然亏损。
航新科技2017年年报的处理也有着类似“小聪明”。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4136.87万元、4151.5万元及4243.02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0.03%、9.78%及8.96%,总体较为稳定。可在研发费用资本化上,公司2016年、2017年的金额分别为1587.34万元、1202.01万元,远超2015年的132.56万元。仅此操作就能为公司当期财报贡献数额不低的利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