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767家上市公司 斥资7627亿买理财产品

    去年1.49万亿的再融资、1381亿的首发融资——A股上市公司融资额不断攀高的同时,上市公司闲置资金日益增加,如何有效利用闲置资金成为上市公司费尽心思的事情。

    A股上市公司融资额不断攀高
    A股上市公司融资额不断攀高

    据调查,众多上市公司与普通投资者一样,更多地利用手中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仅2016年12月30日当天,就有近50家上市公司斥资43.1亿元购入理财产品。

    事实上,这种情况近年颇为常见。上市公司临时公告中也经常出现“XX公司关于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XX公司关于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进展公告”等类似公告。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16年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了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各类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私募、信托、基金专户以及逆回购等理财产品,总金额达7268.76亿元,两项数据分别同比增长23%、39%。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达5526.24亿元,占比72%。

    58%认购资金为闲置募集资金

    记者统计发现,2016年共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其中有11家公司认购金额在60亿以上,排名前两位的是中国神华和新湖中宝,2016年上述两家公司的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额都超过了200亿,分别为310亿和231.96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热衷“理财”,理由通常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增加公司收益”。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主要包括闲置的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前者又包括闲置的计划性募集资金和超募资金,其中超募资金属于计划外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情况看,前述7628.76亿元理财产品认购额中,资金来源于募集闲置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分别达58%、42%,同时使用两项资金的仅有20多亿。

    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与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有直接关系,该指引适度放宽了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使用范围。在该指引发布前,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只限于公司自有的闲置资金,不能使用募集资金。事实上,2012年之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金额才迎来爆发式增长。

    从简单逻辑看,上市公司拿闲钱来赚小钱,似乎理所当然。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上市融资后募集的资金没有投入公司运作,推进公司业绩增长,而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这背后可能隐藏一个原因:理财产品获利或许高于上市公司主业盈利。

    对此,华创证券债券团队表示,过去两年企业购买理财的速度不断增加,究其原因,融资成本与门槛不断降低,理财收益率依然保持刚性,银行理财牺牲掉自己的息差收益为企业提供套利机会,可能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交行理财产品受青睐

    作为上市公司理财的大头,银行理财产品在公开的上市公司理财产品投资额中占比高达72%。

    记者统计发现,在5526.24亿元的上市公司银行理财认购金额中,交通银行是最大赢家。2016年,上市公司一共认购了745.45亿元的交通银行理财产品,其他排名靠前的还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中则以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的产品较为突出,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分别达到356.45亿元、185.74亿元。

    从产品期限看,上市公司偏向于期限较短的银行理财产品。其中,1个月到3个月认购额占比高达44%,期限在半年以内的理财产品认购额占比达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