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险资投资风格转变 或由集中变分散
中国保监会昨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传递出最新的监管基调:强调保险公司、保险资金、机构高管均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保险资金要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而非野蛮人,要做善意的财务投资者,不做敌意的收购控制者;要重塑万能险发展生态,降低负债成本;要严格股东准入标准,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
对此,多位与会保险公司高管深有感触。他们向记者表示,保险监管风暴的持续升级,就保险业整体而言,对负债端、资产端和股东端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保险资金投资趋势,他们普遍认为,最新的监管基调明确了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定位,未来保险公司在权益投资上必定更加理性与审慎,投资风格或将逐步由集中投资变为分散投资。
“大部分保险资金短期内会回避在二级市场争抢上市公司股权,未来保险资金举牌并介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等激进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更多是对优质上市公司进行分散投资,而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或定向增发等相对更友好的投资方式会被更多地采用。”不过,他们强调称,分散投资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即意味着资产配置难度的加大,对于投资经理们是一大考验。
虽然投资风格会变,但并不代表保险资金参与A股投资的整体资金规模会减少。一些保险公司高管的观点是,随着老百姓保险意识的提升,保费收入的稳健增长,保险资金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规模必会相应提升。尤其是在“优质资产荒”未改善前,相较楼市、债市并不算高企的A股,对保险资金的吸引力仍存。
其次,对负债端的影响,则体现在:监管部门未来将通过刚性约束、资本要求、利率限制等手段,限制万能险“高息揽存”,进而降低保险产品的整体负债成本,优化业务结构,鼓励支持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的发展。
在保险公司高管们看来,这意味着未来保险产品的期限会逐渐拉长,这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拉长保险资金的投资期限,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保险资金在资产端的快进快出等激进行为。
而“严格股东准入标准”这一信号的释放,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保险牌照的发放门槛和审批速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波由个别保险公司引发的杠杆收购、短炒上市公司、自我增资等风险事件,暴露出以民营资本主导、股东“一股独大”的激进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千疮百孔”。
受访的保险公司高管们表示,预计未来监管部门在审批民营保险牌照时,必定更加严谨与审慎。此外,对于民营保险公司资本金的真实性、资本金来源是否依法合规、关联交易是否合规和公允等方面,监管部门也必将开展地毯式的审查,以防范“一股独大”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