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位基金经理把脉A股:券商股行情难复制(2)
成长股有望接棒
重仓成长股还是蓝筹股,这是个纠结的问题,对于后市,多数基金经理选择成长股。
张旭:我更倾向于投资成长股,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投资逻辑:第一,投资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够把握住上市公司内在成长红利。当前,趋势不断向好的产业中,多数上市公司是成长股。因此更看好成长股业绩和估值增长带来的空间;第二,目前中国经济转型正寻找新的增长点,转型方向符合产业趋势的上市公司会获得资本市场更高关注和市值分配。
彭俊斌:配置方面,我仍将均衡配置,从估值角度看,可以配置一些金融股,从发展角度看,可以配置新兴行业的成长股。
赵楠:仍坚持成长股为主要投资方向,也会密切关注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吴祖尧:更多的行情将出现在中小盘成长股,转型、成长是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也将是资本市场的主旋律。
“牛”是否还在?
回答大多肯定
现在还是牛市么?从基金经理们选择看,多数给出肯定答案,认为慢牛行情可期,不可轻易悲观。
高峰:这轮牛市大的逻辑:一是决策层希望借助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解决经济中投资动力不足、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等问题;二是长期以来宽松货币政策积累的巨大流动性;三是居民资产配置向资本市场转移,这些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只要没有跌破去年中期的低点,就不能说牛市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理解的牛市,并不是股指短期内上涨50%以上或者翻番,而是3~5年的时间里,指数保持一个稳定的上涨趋势。
孙彬:三季度大跌是人为的、浓缩版的熊市,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熊市,熊市最核心的因素是流动性的萎缩,目前市场仅仅是估值高,但流动性没有出现显著性的收缩,这不是熊市的特征。
赵楠:目前的市场处于大幅下跌之后的恢复期。指望杠杆资金重新回到市场并不现实。目前可观察的杠杆资金情况显示,场内融资规模上升的速度比较缓慢。影响市场的因素有两个:盈利和流动性。很明显去年底开始的一波牛市主要是由流动性推动的,整体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并不快,并且盈利的增长相对股价的上涨明显落后。
李本刚:简单地界定牛市和熊市并没有太大意义。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显示了当前政府的导向,而我们要做的是,找出真正有成长力、竞争力的公司。